资讯公告
- 国资委和大型央企为国家互联网
- 希腊雅典大学“盟校学术活动周
- 中国传媒大学十讯道高清电视转
- 首届“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创新
-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
-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
- 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访问我
- 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 协同创新中心文化发展研究院承
- 联盟秘书处进行传媒产学研国际
- 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 创新中心2013级研究生新生开学
-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干部
-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实施
- 苏校长主持召开协同创新中心研
(2015年2月9日 环球网评论)
一段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近日在网络走红。我曾对中国对外传播有精英主义倾向提出过质疑,但这部宣传片却使我耳目一新。它突出共产党和普通人同行,希望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得到实现,这不但符合共产党自己的宗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西方认同的某些元素。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就应当这样为处于资本主义危机中的世界提供社会主义的另类图景。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形象”的确需要经营。更何况,中国在全球舆论场上的弱势地位十分明显,向西方解释中国,讲“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国家目标。但是,谁代表中国,怎么讲,向谁讲,这些都是问题的关键。
在美国时代广场的一些中国宣传片中,中国曾选取一些精英名流代表中国国家形象,试图向西方精英表达,我们与西方“接轨”了,有足以与西方比肩的明星和“成功人士”。可惜的是,这种“接轨”并未得到多数西方人的理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媒体框架,西方的“主流价值”崇尚平等,更喜欢讲小人物的故事,关注普通人的境遇。